1997年受上海市政府委托,在程鸿鑫教授带领下,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组建科学联合体,研发的第一代抗裂防水微晶在地铁1号线试用成功,突破性攻克了上海地铁车站无内衬地下连续墙的防水、抗渗难题,为国家节省了大量投资。
响应市府号召改造石库门房子,古建筑专用防水防潮防霉微晶问世,让居住在石库门的广大居民告别潮湿、霉变的环境。
新产品刚刚试验成功的那段时光,让人终生难忘,“那一刻,真是觉得窗外突然一下子阳光非常非常耀眼,分不清究竟是我们自己,还是外面的太阳,照亮了整个实验室,”范炳连把实验的微晶样品涂到各种材质上做测试,还悄悄浇在了实验楼旁的石阶上。
1998年通过上海市建设委员会科技委的新产品鉴定,高抗渗微晶材料很快应用到公建市政防水工程中,南京玄武湖隧道、上海站北广场地下换乘枢纽、苏州新区明基医院、8号线延吉中路地铁站、上海龙耀路隧道等,特别是参建了高海盐、超潮湿的中国核潜艇维护点。这一次次的成功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兴奋,每个人心中似乎愈发感到,有一种异样的沉重。
21年过去,石阶上印痕仍在
石料的大部分,历经21年风雨已然发灰变暗,“(浇过抗渗微晶的地方)你们看到的颜色明显不一样了吧,因为不透水,石料质地也更加密实了。”
“总觉得,人家对我们如此信任,心里就压力好大,生怕做不好,就像是提前收到了一笔巨额的预付款,会睡不着觉,千万千万要帮人家做好。”这种想法其实也暗合现代财务规范的要求:在资产负债表上,预收款并不属于资产,而是被财务人员直接登记为:负债。
信任,是对承诺的收购邀约,巨大的信任意味着巨大的责任。
“同济微晶对别墅地下室的防水防潮防渗,要想承诺21年的品质保证,就必须让每一粒砂,都要负起21年的责任来。”同济大学微晶研究中心创始人范炳连
“能够忘我的全身心地投入工作,是工程师的福报,当人们为了你的杰出工作,还真诚的感谢你的时候,真的是很幸福,”同济大学微晶研发中心总工程师,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士讲师谢文渊,10几年来不定期地为业界同行做免费培训,经常用这句话激励大家。
“别墅地下室潮湿的解决方案大多呈碎片化,很多人把防水堵漏作为了主要目的,偏离了防潮防霉才是终极的目标。”——土木工程学院韩兵康副教授团队
韩兵康博士
副教授
硕士生导师
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土木施工与技术经济研究室主任,学科带头人
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
同济大学建设工程抗震鉴定委员会项目负责人
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上海分会委员兼副秘书长
研究方向:
大跨、超深、超高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案设计
土木工程结构选型优化与技术经济分析
建设工程前期规划、可研与工程造价分析
建设工程健康监测与事故分析处理
建设工程法规与司法鉴定
城市更新与既有建筑改造检测、鉴定与加固技术
地下空间开发技术与房屋渗漏修缮技术
文物建筑、优秀历史建筑、古桥保护与修复技术
用心中的光照亮他人
“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。”
今天,同济大学微晶防水技术研究中心已经服务200多个地铁站点的防水工程,帮助了超1000家别墅地下室的防潮防霉。
今天,我国高校还没有建筑防水防潮防霉的专业课程,同济大学-微晶防水技术研究中心的工作目标之一,就是建立多组地下空间对比试验点,为教育、推广地下空间防水防潮防霉技术提供直观性试验基地,总结标准工法和地下空间环境系统,并向全国高校推广。
今天,同济人依然置身于无数艰难的探索与尝试中,对学术保持虔诚,治学一丝不苟,我们因勤勉工作而喜悦,惟求再一次超越自己内心的期望。
“你们要相信,坚持努力学习,会把你提升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,那里有更广阔的视野,那些曾经是你不敢想象的美好,都会悄无声息地来到你的身边。”